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01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12:06:3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01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01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通知

国粮办管[2001]192号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国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办财字[2001]417号)及《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国科办农社字[2001]418号),启动了2001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工作。
为贯彻实施《"十五"粮食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推进粮食流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局将组织优选粮食储藏、检测、流通相关技术设备中试转化重点项目,向科技部农社司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推荐。现请你单位做好2001年度粮食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并请项目申报单位于2001年10月19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12份及电子文件报送我局粮食行政管理司。
联系单位: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科技处
地址:北京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906室
邮编:100038
联系人:张雪、谭本刚
联系电话:63906906、63906972
E-mail:sci.chinasag@263.net
附件:
一、科技部关于发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二、科技部关于发布《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的通知

二OO一年九月十七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房管局关于贯彻实施《杭州市依法没收建筑物处置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房管局关于贯彻实施《杭州市依法没收建筑物处置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

杭政办〔2003〕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房管局《关于贯彻实施〈杭州市依法没收建筑物处置办法〉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贯彻实施《杭州市依法没收建筑物
  处置办法》的若干意见
  (市房产管理局  二○○二年十月三十日)

  为进一步规范依法没收建筑物的接收处置行为,确保《杭州市依法没收的建筑物处置办法》(市政府令第167号)的顺利施行,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依法没收建筑物的移交接收问题
  依法没收的建筑物,由作出没收建筑物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责成当事人腾空后,移交市房产管理部门接收处置。符合回购条件的,由当事人申请,并经市房产管理部门同意后,可暂不腾空。
  交接手续包括现场查勘交接和书面资料移交:
  (一)现场查勘交接须由作出没收建筑物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市房产管理部门就依法没收建筑物现状进行查勘记录,签字确认。
  现场查勘交接符合回购条件的依法没收的违法建筑物,其当事人应当到场。
  (二)书面移交资料应包括:
  1、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物决定书;
  2、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物移交清单。
  二、关于依法没收的建筑物公开拍卖的处置问题
  依法没收的建筑物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公开拍卖:
  1、土地性质为国有的;
  2、与合法建筑物可以分割单独使用的。
  公开拍卖的依法没收建筑物,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按市场评估价对其确定底价后,委托拍卖机构进行公开拍卖。依法没收建筑物的竞得人凭拍卖机构出具的拍卖成交凭证、房产管理部门与竞得人签订的合同和付款凭据、相应的有效证件等到房产、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拍卖未成交的依法没收的建筑物,除市政府决定另行处置的外,应予以拆除。
  三、关于依法没收的建筑物回购价格问题
  (一)依法没收建筑物的回购价格由市房产管理部门根据具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作出的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二)依法没收的建筑物符合市政府令第167号规定的回购条件的,可由当事人申请回购。回购后由当事人凭相应有效证件到房产、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四、关于依法没收建筑物由政府安排使用的问题
  政府将依法没收的建筑物安排给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使用单位应当凭市政府文件向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调拨或租赁手续。租金标准原则上按照市政府定期公布的市场租金标准或公房租金标准确定。




安徽省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集资金(以下简称筹资)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村内公益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应当遵循“量力而行、上限控制、一事一议、民主决定、使用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村级兴办公益事业所筹资金,应当用于本村范围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建村级道路等,不得用于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使用事项以外的其他用途。

  下列事项所需资金应当按照规定途径解决,不得以村级兴办公益事业名义向村民筹集:(一)乡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生育、卫生医疗、优抚、民兵训练、乡级道路建设等;(二)村(组)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特殊困难户救济、村办公经费。

  第四条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按照本村人口收取,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

  第五条村级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经张榜公布征求村民意见后,召集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根据村民会议的授权,村民委员会可以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筹资事项。  

  村民代表会议应当有依法产生的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参加,村民代表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全体村民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可以将当年若干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事项一并提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但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应当对筹资事项逐项表决。  

  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筹资事项的会议记录制度。  

  第八条对收入水平在本村平均线以下的农村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或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红军老战士、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应当减免其筹资任务。  

  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可以减免其筹资任务。  

  第九条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筹资决定,村民委员会应当自通过之日起5日内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对村民委员会报送备案的筹资决定及时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责令村民委员会立即纠正。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应当将村民出资任务在省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上进行登记。  

  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农民负担监督卡分发到户,并按照农民负担监督卡登记的任务收取资金。  

  第十一条村民应当关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自觉履行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筹资决定。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向出资人开具由省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筹资凭据。  

  村民委员会不开具上述凭据的,村民有权拒绝出资。  

  第十三条村级兴办公益事业向村民所筹资金,属本村村民集体所有。村民委员会应当单独建账,专人管理。  

  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民出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村民出资使用情况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由村民委员会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村民委员会在召集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筹资事项时,应当报告上一年度筹资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禁止以检查、评比、考核、达标等形式,要求村民或者村民委员会出资。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的指导、监督,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筹资,村民或者村民委员会可以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举报。  

  接到举报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予以登记、调查处理,并自接到举报之日起20日内书面答复举报人。  

  第十六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或其他有关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强制村民出资的,所作决定无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二)已筹资金,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退还村民;(三)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对负有责任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提出罢免要求。具体罢免程序按照《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第九条规定执行。  

  村民委员会成员或其他有关人员贪污、挪用所筹资金,应当予以追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以检查、评比、考核、达标等形式要求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出资,以及对违法筹资行为监督失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由纪检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八条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