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时间:2024-05-28 09:44: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1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


《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3月27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年3月27日

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2009年3月27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管理,保证勘察、设计质量,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质资格管理与服务

第五条 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建设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相应的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申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或者执业资格注册的,按照国务院及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申请或者执业资格注册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受理;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齐或者补正;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决定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予以许可,核发资质证书或者注册证书、注册执业印章;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依法应当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许可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决定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转报的服务工作,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七条 取得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的企业,可以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工程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

第八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和执业资格注册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发现达不到条件的,应当重新核定其资质、资格。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的有关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公正、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滥用职权、刁难服务对象。

第九条 本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需要出省承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免费办理相关证明。

省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需要进入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免费备案和公布信息。

境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本省承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禁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超越资质许可范围或者以其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名义承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

(二)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

(三)未经注册执业人员同意,扣押和使用注册执业人员的注册证书、执业印章等法定执业凭证;

(四)涂改、伪造或者使用涂改、伪造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图签、出图专用章和执业人员资格证书及执业印章。

第十一条 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受聘于1个勘察、设计单位从事勘察、设计活动,不得挂靠承接勘察设计业务,不得出借、转让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印章、职称证书。

第三章 发包与承包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依法实行招标发包或者直接发包。

招标发包分为公开招标发包和邀请招标发包。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发包的范围,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建筑工程等项目的设计招标主要采用建筑工程概念性方案招标和建筑工程实施性方案招标形式。工业、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标可以采用征求建议书方式。

第十四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应当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按照项目建设规模、隶属关系和投资来源,实行分级监督管理。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以及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应当在有形建筑市场公开进行。

第十五条 下列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应当公开招标发包:

(一)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

(二)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招标的其他建设工程。

第十六条 下列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邀请招标发包:

(一)技术性、专业性较强,或者环境资源条件特殊的;

(二)建设条件受自然因素限制,采用公开招标发包,将影响建设工程实施时机的。

第十七条 下列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可以直接发包: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属于必须招标发包范围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应当招标发包,但单项勘察、设计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下,并且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建设工程。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的下列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可以直接发包:采用特定专利技术或者专有技术的;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涉及国家安全、秘密、应急、抢险救灾等建设工程的;技术特别复杂或者专业性特别强,符合条件的勘察、设计单位少于3个,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已建成项目需要改建、扩建或者技术改造,由其他单位承担设计,影响项目功能配套性的。

单项勘察、设计合同估算价在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实行直接发包的,应当采用方案竞选形式。

第十八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招标方式和发包方式核准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受理;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补齐或者补正,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核发核准通知书;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人或者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按照下列工作程序进行勘察、设计招标投标:

(一)填写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备案登记表,编制招标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在指定的相关媒体发布招标信息;

(三)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发出招标文件和有关资料,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并对招标文件书面答疑;

(四)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受理投标人编制的投标书;

(五)依法成立评标委员会,组织开标、评标、定标;

(六)经公示后发出中标通知书;

(七)与中标人签订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八)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10个工作日内对达到招标文件要求而未中标的投标人进行补偿;

(九)在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备案表给予登记并在15日内予以公示。

第二十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中的专家成员应当由招标人在全省统一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方案评标,应当以勘察、设计方案的优劣,投标人的业绩、信誉,勘察、设计人员的能力为依据,确定评标分值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勘察、设计方案的优劣在评标分值中的比例不得低于85%;投标人的业绩、信誉和费用等商务部分在评标分值中的比例不得超过15%。

第二十一条 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对达到招标文件要求而未中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市政工程的设计方案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费用不得从中标单位的设计费中支出。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应当符合国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发包方不得迫使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低于国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价格和合理的设计周期竞标,承包方不得以低于国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价格和合理的设计周期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第四章 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

第二十三条 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一般按照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进行。工程规模较小,地质情况、工程结构简单的,可以适当合并。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一般按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属于小型建设工程范围的,可以适当合并;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于影响城市景观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标志性建(构)筑物或者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方案设计阶段将设计方案的草案向社会公告,征求公众意见。

第二十四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并对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成果提交建设单位时,应当有设计、校对、审核、审定人的本人签字和打印实名,并加盖出图专用章及相应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专用章。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采用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颁发的出图专用章。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分支机构编制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无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审批。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对提交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编制的勘察、设计文件全面负责,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质量责任;

(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其负责审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承担质量责任;

(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审定人、注册执业人员和专业人员,对其负责编制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承担质量责任;

(五)建设工程勘察项目的测量员、实验员、记录员、勘探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对工程勘察工作中取样、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承担质量责任。

第二十六条 甲、乙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有权编制标准设计。标准设计编制工作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在施工前向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并参加主要阶段的验收。对重大和复杂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与建设单位就现场技术服务的内容签订合同。

第五章 质量监督

第二十八条 大、中型建设工程和技术复杂的小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初步设计审查。

大、中型建设工程和技术复杂的小型建设工程的范围,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初步设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涉及国家投资和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其他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由政府投资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九条 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申请,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受理;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有关审批部门应当自决定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应当对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使用性质、主要工艺与设备、总图运输、公用辅助设计、生产及生活建筑面积、安全要求、环境保护、工程投资、节能减排、抗震设防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书面意见。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审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部门可以委托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对工程勘察文件进行审查。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工程规模及审批权限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对其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三条 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进行技术性审查。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的原则,依照国家规定的条件进行认定,并颁发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证书。

交通、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实行有偿服务,费用列入基本建设投资,由建设单位支付。收费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 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和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人员参加,并将经审查批准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作为竣工验收内容。施工图审查机构人员发现未按审查批准图纸进行交底和施工的,应当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六条 对属于建设工程整体设计范围的消防、通信、防雷、人防、供配电、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设计内容,应当整体设计,纳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范围统一审查,对于依法必须专业审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受理后分送有关专业部门审查。

第三十七条 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参与建设工程灾害评估鉴定,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超出工程设计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破坏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因勘察、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依法追究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等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勘察设计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电子图文档案系统,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本条例生效前,已经建成的大中型和涉及公共安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补充建立电子图文档案,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年报、季报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报送统计年度和季度报表,并对报表的真实性负责。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信用档案,供公众查询。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未经注册执业人员同意,扣押和使用其注册证书、执业印章等法定执业凭证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不依据经审查合格的建设工程勘察文件进行设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建设单位迫使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收费标准价格竞标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承包方以低于国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对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的认定:

(一)超出认定的范围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二)使用不符合条件审查人员的;

(三)未按照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四)未按照规定在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

(五)未按照规定的审查内容和标准进行审查的。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出具虚假审查合格书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撤销对审查机构的认定。

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委员会、施工图审查机构和受委托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专家,在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鉴定和质量事故调查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资质、资格认定部门取消专家资格,吊销注册执业资格证书,3年内不得重新聘用和注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一)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的;

(二)聘请已经受聘于其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勘察设计业务的;

(三)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

第四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勘察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勘察等。

建设工程设计范围包括本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含厂矿区内的自备电站、道路、专用铁路、通信、各种管网管线和配套的建筑物等全部配套工程),以及与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相关的工艺、土木、建筑、安全、节能、卫生、消防、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抗震及其他自然灾害防御等。

民用建筑工程和非专业性工业建筑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范围内的室外工程设计、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民用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设计及住宅小区、工厂厂前区、工厂生活区、小区规划设计及单体设计等,以及上述建筑工程所包含的相关专业的设计内容(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各类管网管线设计、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建筑装饰、道路、消防、保安、通信、人防、供配电、废水、空调设施、抗震加固及其他自然灾害防御等)。

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是指国有资金对项目实际拥有控制权。

有形建设市场是指经政府部门批准,为建设工程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场所(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第四十九条 军事建设工程、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建筑和农民宅基地自建住宅的勘察、设计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等的通知

能源部 水利部


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等的通知

1990年10月26日,能源部、水利部

《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和《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标准及评选办法》,经几次讨论和修改现颁发试行。请各单位根据以上两个办法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办法。在执行中发现有何问题,请告水规总院。

附1: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试 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报
第三章 评审
第四章 奖励
第五章 附则
评审标准表
附表一 单位申报表(略)
附表二 单位自检评分表(略)
附表三 获奖项目统计表(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7)1231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和建设部(90)建设字第263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按照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要求,为促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单位的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水利水电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部质量管理奖”)是能源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励,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成熟一个,评定一个,本项奖励的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后不申报或复评不合格的单位,荣誉称号自动失效。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部直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各流域机构的设计单位。

第二章 申 报
第四条 申报“部质量管理奖”的基本条件如下: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部达标验收两年以上;
2.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近五年内有获国家、部或省级的优秀勘测设计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
3.达标验收后,五年内有获部、省级以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的成果;
4.院内开展了质量管理奖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并有50%以上的生产单位和25%以上的辅助生产、管理、党群单位获得质量管理奖;
5.近两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第五条 申报“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必须在自检自评的基础上,报送下列资料,资料不齐备者不能参加评选;
1.部质量管理奖申报表(附表一)
2.部质量管理奖自检评分表(附表二)
3.获部、省级以上优秀勘测设计奖、科技进步奖、QC小组奖及其它奖励的清单(附表三),并附获奖证件的影印件;
4.全面质量管理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5.巩固提高、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总结,内容包括部质量管理奖评审条件(附表一)所列的十一个方面和达标验收后的工作情况与成效。

第三章 评 审
第六条 部质量管理奖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评审委员会代部组织评审。报评审程序包括:(1)单位自评后申报,(2)总院审查申报材料,(3)总院组织检查,(4)总院组织评审,(5)评选结果报部审批。
第七条 部质量管理奖的评审标准包括十一大项41子项,总分100分。采用系数计分法按下列6个档次,对41个子项逐项计分;
1.0:做得很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0.8:做得好,尚有不足之处;
0.6:做得较好;
0.4:做得一般,存在问题较多;
0.2:刚刚开展工作;
0.0:尚未开展工作或无从查考是否开展工作。
子项得分=该子项满分×档次系数。
评审结果,子项无0分、实评总分超过80分的单位,才具有获奖资格。

第四章 奖 励
第八条 荣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由能源部、水利部授予(能源部、水利部)奖牌和证书,并予以通报表彰。
第九条 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两年后可申报国家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奖,获上列双奖的单位可推荐具有申报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奖的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条 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必须继续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巩固提高,总院每年都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发生质量严重下降,严重质量、安全事故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要限期改进,必要时可停止直至撤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 各直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可以按照本办法的原则,建立本院的优秀质量管理奖,表彰奖励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作出成效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评审标准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1.| 领导质量 |院、处领导群体质量意识明确都能坚持质 |4
| | 意识 |量第一的方针,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作为 |
一 与 | | |搞好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
、 质 | | | |
领 量 | 2.| 决策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正确 |2
导 管 | | 和管理水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决策 |
质 理 | | 平 |程序,无重大决策失误 |
量 机 | 3.| 质量管理 |院设立了第一管理者领导下的全面质量 |2
意 构 | | 机构 |管理机构,配备了得力的专职人员,处及 |
识 ( | | |其以下单位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分 |
8 | | |明,工作落实,形成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的 |
分 | | |组织保证体系 |
) |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4.| 计划与实 |质量教育已纳入职工教育计划,年度计划 |2
| | 施 |具体落实,领导带头,分层次、有针对性 |
| | |地采用多种形式认真搞好各类人员的质 |
二 | | |量教育 |
、 | | | |
TQC | 5.| 普及教育 |全员普及教育(每年24小时以上)面达到 |2
教 | | 面 |90%以上,院、处领导和质管人员TQC深|
育 | | |化教育(每年48小时以上)面达到100%|
(7分) | | |并经考试合格 |
| 6.| 教育效果 |掌握TQC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质 |3
| | |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能恰当 |
| | |地用于本职工作,有明显效果 |
----------|------|------------|----------------------------------------|------
| 7.| 目标制定 |制定了近期和年度目标,目标体现了提高 |3
| | |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先进可行,有 |
| | |明确的目标值和对策措施 |
三 | 8.| 目标展开 |目标纵横向展开具体,层层有明确的目标 |3
、 | | |和责任,并有目标值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
目 | | |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便于考核评价 |
标 | 9.| 目标推进 |目标责任逐项落实,推进过程中能实现动 |3
管 | | |态管理,各级领导能定期组织检查,记录 |
理 | | |齐全 |
(12分)|10.| 目标成果 |能认真总结评价,目标总兑现率不低于 |3
| | 评价 |90%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11.| 规章制度 |完善了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 |3
| | |制度,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项 |
四 | | |工作有章可循,并能认真执行 |
、 |12.| 标准化工 |逐步建立标准体系,有计划地推进标准化 |3
基 | | 作 |工作 |
础 |13.| 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已形成,并按程序进行 |2
工 | | 反馈 |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 |
作 | | |实效 |
(9分) |14.| 计量与检 |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管理制度健 |1
| | 测 |全,检测器具符合要求 |
----------|------|------------|----------------------------------------|------
|15.| 工序管理 |按专业和项目编制了工序管理图表,能系 |3
| | 图表 |统地展开生产流程和信息反馈流程,并有 |
五 | | |管理点、责任人、互提资料与协作配合等 |
、 | | |要求,并能认真执行 |
勘 |16.| 事先指导 |实行以勘测设计大纲为主的多种形式的 |3
测 | | |事先指导,大纲符合实际,先进可行 |
设 |17.| 中间检查 |严格按工序管理制度进行中间检查,并有 |2
计 |18.| 成品校审 |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过 | | 与考核 |严格执行各级技术责任制,认真搞好成品 |3
程 | | |校审,并按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考核产品 |
的 | | |等级 |
质 |19.| 设计优化 |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积极搞好优化设 |4
量 | | |计,基本资料可靠,分析论证充分,方案 |
管 | | |决择正确,技术水平高,效益显著 |
理 | | | |
(15分)|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六 |20.| 现场设代 |本着科学公正的态度,按需要及时派出配 |2
、 | | |合施工小组,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施工中的 |
为 | | |实际问题 |
用 |21.| 工程回访 |坚持工程回访,并有回访总结,从中吸取 |2
户 | | |经验教训,改进设计工作 |
服 | | | |
务 | | | |
(4分) | | | |
----------|------|------------|----------------------------------------|------
|22.| 三项指标 |当年QC小组注册登记数达到全院科室数 |2
| | |的50%以上,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数达 |
七 | | |到全院职工总数的15%以上;成果率达到 |
、 | | |注册小组数50%以上 |
QC |23.| 推广应用 |成果能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或 |2
小 | | |纳入有关标准制度 |
组 |24.| 获奖状况 |近3年内有国家级、部省级优秀QC小组 |2
(6分) | | |成果奖 |
----------|------|------------|----------------------------------------|------
|25.| | |2
八 | | 技术业务 |制订了培训规划和计划,并能认真执行 |
、 | | 培训 | |
队 |26.| | |3
伍 | | 精神文明 |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能结合实 |
素 | | 建设 |际,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院风院貌好,精 |
质 | | |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获有关部门的表彰 |
(5分) |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27.| 质量否决 |内部分配体现了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原则, |4
| | 权 |有关制度切实可行,用于质量的奖金高于 |
九 | | |其它奖励,体现了“质量第一”和质量否 |
、 | | |决权 |
质 |28.| 质量考核 |对不同部门,对各级人员均有比较科学的 |3
量 | | |考核办法,并认真执行,考核结果有记录 |
奖 |29.| 质量剖析 |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能针对不同的典型 |2
惩 | | |事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剖析,认真总 |
(9分) | | |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
----------|------|------------|----------------------------------------|------
|30.| 长远规划 |摸清三个水平(国际、国内、部内),结合 |2
十 | | 和年度计 |实际和发展需要,认真制订了科技发展规 |
、 | | 划 |划和年度计划,并能认真执行 |
科 |31.| 采用新技 |结合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 |3
技 | | 术 |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显著成效 |
进 |32.| 计算机应 |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 |3
步 | | 用与CAD|CAD成图率不低于10%,并在开发和引 |
(8分) | | |进方面有显著成效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 | |
| | | |
|33.| 勘测设计 | |6
| | |勘测设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按照规定标 |
| | |准考评,近三年内产品优良品率达到90% |
| | 产品质量 |以上,无不合格品。并获有国家、部、省 |
| | |(市)优秀勘测设计奖或科技进步奖的成 |
| | |果 |
十 |34.| 管理工作 | |3
一 | | |管理工作初步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 |
、 | | |化、系统化 |
质 |35.| 全员劳动 | |3
量 | | 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同行业相比指标先进 |
成 | | |或近三年内逐步有所提高,严格控制生产 |
效 | | |成本,在双增双节上有明显成效,生产条 |
(17分)| | |件生活福利有所改善 |
|36.| 安全生产 | |3
| | |确保安全生产。千人负伤率低于行业标准 |
| | |有完善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完好 |
|37.| 设备管理 |率不低于90% |2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100
| | | |
----------------------------------------------------------------------------------

附2: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标准及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7)1231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结合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了表彰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QC小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评选。
第三条:能源部、水利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代两部具体实施。

第二章 评 选 标 准
第四条:凡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评为部级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1.必须是本单位正式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经本单位正式发布的获奖成果,经单位审查后向部推荐。
2.能围绕本单位的方针目标和生产、工作中的质量关键、薄弱环节选择课题,提出攻关目标,制订活动计划。
3.能针对选题和目标,正确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地按PDCA程序开展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4.成果具有明显的效益。

第三章 评选程序和奖励
第五条:申报材料
各院向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申报材料必须包括:
1.QC小组成果发布申请表(附表2略)一式15份。
2.QC小组成果报告单(附表3略)一式15份。
3.QC小组成果一式15份。
4.QC小组活动记录复印件一份。
第六条:资格审查及发布会
由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审委员会,根据各院上报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向审查合格小组所在单位发出开会通知。在发布成果时,要运用图表和数据说话。发布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评委可提问5分钟。
第七条:成果评选
QC小组成果发布后,由部评审委员会成员,根据QC小组活动情况和成果效益,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评选标准和《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附表1)的内容,当场评分,发布会闭幕时宣布评选结果。
第八条:等级划分
按照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规定的内容,凡得分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QC小组一等奖,80--89分者为优秀QC小组二等奖,70--79分者为优秀QC小组三等奖。小数点以后的分值按四舍五入计算。
第九条:表彰奖励
对获奖的优秀QC小组,由能源部水利部发给奖状、个人荣誉证书。在全系统进行通报表彰。部优秀QC小组评审委员会,负责向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推荐参加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条:凡已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QC小组成果,不能同时向部申报。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1990年七月起试行。
第十二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属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附表1: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
单位名称:
小组名称: 评委:
------------------------------------------------------------------------
|项 序| 内 容 |满分 |
|------|----------------------------------------------------|------|
| 一 |1.选题是否符合院目标方针和围绕本单位存在的质量问题|5 |
| 、 |----------------------------------------------------|------|
| 课 |2.现状分析是否清楚(用数据图表表示) | |
| 题 |----------------------------------------------------|------|
| 选 |(1)原因是否分析透彻、合乎逻辑 |4 |
| 择 |----------------------------------------------------|------|
| 和 |(2)是否抓到了主要原因 |5 |
| 分 |----------------------------------------------------|------|
| 析 |(3)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4 |
| |----------------------------------------------------|------|
| |3.课题目标是否明确 |4 |
| |----------------------------------------------------|------|
| |4.对策表是否按5W1H要求 |6 |
|------|----------------------------------------------------|------|
| |小 计 |28 |
|------|----------------------------------------------------|------|
| 二 |1.是否按对策计划活动,活动是否体现PDCA循环 |13 |
| 、 |----------------------------------------------------|------|
| 活 |2.是否全员参加活动,活动记录是否完整,活动次 |5 |
| 动 |数是否每月至少一次 | |
| 情 |----------------------------------------------------|------|
| 况 |3.TQC培训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不少于16小时) |4 |
| |----------------------------------------------------|------|
| |4.活动是否正确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方法 |8 |
|------|----------------------------------------------------|------|
| |小 计 |30 |
|------|----------------------------------------------------|------|
| 三 |1.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6 |
| 、 |----------------------------------------------------|------|
| 成 |2.效果是否显著 |15 |
| 果 |----------------------------------------------------|------|
| 评 |3.成果是否经过实践检验或认可 |4 |
| 价 |----------------------------------------------------|------|
| |4.巩固措施和标准化程序化成果 |7 |
| |----------------------------------------------------|------|
| |5.下一步打算是否明确 |4 |
|------|----------------------------------------------------|------|
| |小 计 |36 |
|------|----------------------------------------------------|------|
| |1.发布人态度是否严肃认真 |2 |
| 四布|----------------------------------------------------|------|
| 、效|2.是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 |
| 发果|----------------------------------------------------|------|
| |3.是否善于用数据说话、图表清晰 |2 |
|------|----------------------------------------------------|------|
| |小 计 |6 |
|------|----------------------------------------------------|------|
| |合 计 |100|
------------------------------------------------------------------------
注 发布时间15分钟,每超过1分钟扣1分。
附表2:QC小组成果发布申请表
单位: 编号:
----------------------------------------------------------------------------------------------------
| 部 门 | | 原来状况 | 达到目标 |
|----------|----------------------------------------|(用数值或图表表示)|(用数值或图表表示)|
|小组登记号| | 申报日期 | | | |
|----------|----------------------------------------| | |
|小组名称 | | | |
|----------|----------------------------------------| | |
| | | | | | | |
| 成 员|------|------|--------|--------------| | |
| | | | | | | |
|----------------------------------------------------| | |
|完成课题名: |活动期限: | | |
|----------------------------------------------------|--------------------|--------------------|
| 共活动 次 小时,共参加人次: |单 位| | | |
|----------------------------------------------------| | | | |
|No |TQC| |资格审查| |
|日/月 |领导小| |结 果| |
|时间 |组意见| | | |
|----------------------------------------------------|------|------------|--------|----------|
|No | |部评审 | | |
|日/月 | |委员会 | | |
|时间 |结 果|意 见 | | |
|----------------------------------------------------| | | | |
| 小组成员参加TQC学习时间 小时 | | | | |
----------------------------------------------------------------------------------------------------
附表3:QC小组成果报告单
--------------------------------------------------------------------------------------------------------
|QC小组名称: |四、调查确认主要原因:|七、效果对比: |
|------------------------------------------------| | |
|课题名称: |小组类型| | | |
|------------------------------------------------| | |
|小组简介(包括小组人数):|一、选定课题的理由:| | |
| | |----------------------|--------------------------|
| | |五、对策: |八、防止问题再发生: |
| | | | |
|--------------------------|--------------------| | |
|二、现状调查: |三、分析问题的原因:| | |
| | |----------------------|--------------------------|
| | |六、实施: |九、回顾与体会及遗留问题:|
| | | | |
| | | | |
--------------------------------------------------------------------------------------------------------


青海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994年3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1994年3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八号发布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青海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到异地从业、生活的育龄人口。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辖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并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各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劳动、卫生、交通、建设等部门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应与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
  (一)对育龄人员进行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宣传和优生优育咨询;
  (二)审查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证明,并进行登记、签章;
  (三)检查已婚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
  (四)为已婚育龄人员提供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服务,定期对已婚育龄人员进行孕情检查;
  (五)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各项措施;
  (六)记录流动人口的生育情况并向其常住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
  (七)对违反计划生育法规、政府的人员提出处罚意见,报县一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决定。


  第六条 流动人口常住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做好下列工作:
  (一)督促赴异地的育龄人员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并与其建立联系制度;
  (二)为赴异地的育龄人员出具计划生育证明;
  (三)建立赴异地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档案。


  第七条 流动人口到现居住或从业的,应到现居住地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验计划生育证明,由现居住地的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登记后,开具查验证明。


  第八条 现居住地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在核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证明后,方可办理暂住户口、签订劳务合同、领取营业执照等事项。


  第九条 用工单位和部门对其招用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进行管理,并接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流动人口的生育申请由其常住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当地的有关规定审核批准。
  流动人口凭前款规定的生育证明,方可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


  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生育子女数按其常住户籍所在地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招待所、旅馆、房屋出租人以及流动人口的亲友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发现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应及时向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十三条 按本办法应履行有关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因失职而未达到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要求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依照规定追究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规、政策,计划外怀孕、生育的,按《青海省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对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按前款规定的最高处罚限额一至五倍加收计划外怀孕费、生育费。各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应积极协助。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为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者提供躲避场所或隐情不报、包庇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对伪造、出卖、骗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建议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给予处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 对在实施本办法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计划生育部门应予以表彰、奖励。
  对流动人口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由其常住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罚没款一律上交地方财政。


  第十九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青海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